
木蘭詩整首詩都能背完的人應該不多,但是能背前幾句或者一半、甚至詩中某段的人倒是很多。好,在這裡並不是要你從「唧唧復唧唧,木蘭當戶織」背到「願為市鞍馬,從此替爺征。」(這是一般人背誦此詩的極限),而是想請大家注意這首詩的最後一句——「安能辨我是雌雄?」。
是的,原來全世界第一個大玩變身、顛覆性別的人是花木蘭啊(誤)。
不過「變身」要能玩得盡興、玩得盡責在古時候並不容易,要將女兒身變為男子漢,束胸、改變聲調是難免的,大塊頭的男人要學綁腳走路也是困難的。但是在現今社會,想要七十二變也很容易,最簡單的就是在網路上改變性別,在你看不見我、我看不見你、只能用文字和真假難變的照片辨別的情況下,「安能辨我是雌雄」?
其實在網路上角色扮演、顛覆性別,可以分非故意和故意的,而故意又分善意故意和惡意故意。非故意,就是你沒有做什麼事,卻讓他人覺得你「應該」是男的或女的、年輕或年少的。例如,很多人就以為我yin是個男的,雖然我的專欄叫「粉」專欄,而且三不五時就強調女方思考邏輯,但是還是很多網友以為yin是個男的,還是個可能沒當過兵的健忘男。
會發生這種狀況,我覺得都因為自身潛在的意念和習慣。看到這人的Blog,覺得他用詞遣字很像自己同齡的朋友,於是便把該Blog主的年齡層和性別,自動配對成最一般的網友條件:二十多歲、男的;一些寫法中性、內容稍硬的文章,也會讓人聯想作者是男的;若是引經據典、吊書袋多一些,會覺得此人年齡可能稍長;要是整個BLOG文都充滿了注音文,大腦會直接判斷這人是七、八年級生;文章裡都是可愛的啊、啦、呢這等語助詞,腦子蓋上確認印章,包準是個正妹,若不是正妹,也可能是可愛的小羅莉。
而惡意的故意,就是存心騙人,網路上這種事經常發生,恐龍妹變辣妹、宅男變潮男,例子一堆、害人無數,在此就不舉例了。至於善意的故意,或許說利用顛覆性別、Cosplay這遊戲來達成某個狀況、答案、目的,最佳例子便是朱宅男…不是突然結婚、有了二宅男這事件,而是他當初一加入噗浪便開始玩清純少女的遊戲,把大頭照換上可愛的女生,利用甜美(?)的語調玩噗浪,暗中(其實是明著來)讓這個Coslpay分身提出即時的社會問題或扭捏狀的宅男心情。
那時我很喜歡看他噗的浪,還加入當他的粉絲,看著「清純少女」扭捏做作的新噗文,想著壯碩的朱宅男比蓮花指,很是樂趣。不過之後他改扮演李家冋就沒那麼有趣,便退出粉絲行列。
你也曾在網路上玩過變身的遊戲嗎?還是只是想低調保護現實的自己、卻創造出另一個虛擬的分身?調換性別、故意裝小(或老)讓你的網路世界更刺激好玩嗎?我倒是還滿喜歡網路的另一個我—yin,雖不算是變身、也不關性別,但是現實與虛擬的本尊和分身都有一個幾乎獨立的背景和世界,這點倒是頗有趣耐玩的。
轉摘自Engadget
原始文章在此
原始刊登日為2009-5-15